央視五四晚會主持大換血,馬凡舒尼格買提成主力,多名新面孔首秀
5月4日,央視《青春贊歌——2025五四青年節(jié)特別節(jié)目》如約而至,讓比較意外的是,主持陣容調整很大。采用2 5組合模式,門面擔當肯定是馬凡舒和尼格買提,還有劉佳寧、周俊杰、歐陽安楠、馮禧、崔家祺是穿插在中間串聯的新面孔。5位新面孔除了馮禧是深圳衛(wèi)視的主持人,其他幾位都是大學在讀,包括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
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央視2025五四青年節(jié)特別節(jié)目的主持人,沒有一位主持人大賽選手,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央視新面孔。在2024年的央視五四特別節(jié)目的新人主持楊旭、宋宇豪、左琰,也沒有輪到機會。要知道楊旭是2023年央視主持人大賽的冠軍,宋宇豪和左琰是通過校招進央視的,3位被很多網友寄予了厚望,可惜央視并不缺少新生代主持人。
僅僅一年時間,新一屆央視五四晚會主持人陣容就進行了大換血,除了尼格買提,剩下的都是首次主持央視五四晚會,在校播音生占了半壁江山,真正做到了青年人主持的良好局面。在有朱迅楊帆等多名資深主持人在的情況下,啟用馬凡舒和尼格買提擔當門面,尤其多次重用馬凡舒引發(fā)網友熱議,折射出央視文藝節(jié)目主持人梯隊建設的深層邏輯。
馬凡舒從初登央視時的爭議不斷,到如今成為文藝節(jié)目中心的“當家花旦”,不僅是一個主持人的成長史,更是央視面對媒體生態(tài)變革主動求變的縮影。當網友追問“為什么是馬凡舒”時,實際上是在探尋新時代主流媒體主持人選拔標準的變遷軌跡。馬凡舒的走紅充滿戲劇性,最初亮相央視時其活潑靈動的主持風格與傳統央視莊重大氣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網絡評價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
有觀眾認為馬凡舒“做作、文化底蘊不夠”,同時也有不少年輕觀眾欣賞她的清新漂亮。這種爭議本身具有標志性意義——反映了不同代際觀眾對“好主持人”認知的差異。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馬凡舒在綜藝頻道逐漸找到了傳統媒體權威性與年輕化表達之間的平衡點,觀眾接受度明顯提高,印證了她自己已經具備適應媒體環(huán)境變化的調適能力。
央視對馬凡舒的重用,體現了其面對媒體生態(tài)劇變的戰(zhàn)略選擇。在傳統電視影響力式微、新媒體平臺強勢崛起的背景下,主流媒體迫切需要能夠連接不同媒介形態(tài)、吸引年輕受眾的主持人才。央視主持人梯隊建設并不是簡單“以新換舊”,而是追求一種穩(wěn)健的代際過渡。馬凡舒作為90后代表,既比00后主持人更具舞臺經驗,又比前輩主持人更了解年輕群體,承上啟下的位置她最合適。
馬凡舒身上具有三個符合央視轉型需求的特質:其一,擁有出色的跨平臺適應性,既能駕馭大型晚會莊重場合,也能在輕松活潑的綜藝節(jié)目中游刃有余;其二,形象氣質和表達方式更貼近年輕觀眾的審美偏好,為央視注入了青春活力;其三,在社交媒體上的活躍表現與互動能力,彌補了傳統主持人在新媒體領域的短板,央視轉型不可多得的多面手。